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检测

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5-24 15:34:09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噪声检测的重要性

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轨道交通作为高效、环保的公共出行方式,已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然而,车站站台作为乘客集散的核心区域,其噪声问题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度、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设备的运行安全。站台噪声主要来源于列车进出站的轮轨摩擦声、制动声、广播系统、人群活动等,长期暴露在高噪声环境中可能引发听力损伤、心理压力等问题。因此,科学、规范的噪声检测是优化车站环境设计、制定降噪措施的关键环节。

噪声检测不仅需要关注瞬时噪声值,还需结合不同时间段、不同运营状态的动态变化特征。通过精准检测与数据分析,可为车站的隔音设施布置、声学材料选择提供依据,同时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环保法规要求,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。

检测项目

站台噪声检测的核心项目包括: 1. 等效连续声级(Leq):反映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噪声水平,是评估长期噪声暴露的主要指标。 2. 最大声级(Lmax):记录列车进站、出站等瞬时峰值噪声,用于分析突发噪声的影响。 3. 频谱分析:通过1/3倍频程或全频段分析,确定噪声的主要频率分布,识别噪声源特征(如低频轮轨噪声或高频广播噪声)。 4. 背景噪声:在无列车运行时测量环境本底噪声,区分运营噪声与常态环境噪声的叠加效应。 5. 时间分布特性:分时段(高峰/平峰期)记录噪声变化,评估客流与车次密度对噪声的影响。

检测方法

噪声检测需遵循标准化流程: 1. 设备选择:使用符合IEC 61672标准的精密积分声级计,配备风罩和三脚架以减少环境干扰。 2. 测点布置:根据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096-2008),在站台区域均匀布点,重点覆盖候车区、出入口及设备间,传声器高度设置为1.2-1.5米(模拟人耳高度)。 3. 测量条件:检测应在正常运营状态下进行,避开极端天气(如强风、暴雨),记录列车通过频次、载客量等运营参数。 4. 数据处理:采用A计权网络模拟人耳听觉特性,计算等效声级、统计声级(L10、L50、L90)及频谱数据,结合视频或日志标注噪声事件。

检测标准

我国针对轨道交通噪声制定了多项标准: 1. 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》(GB 14227-2006):规定站台区域昼间等效声级≤70 dB(A),夜间≤55 dB(A)。 2. 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 3096-2008):将交通枢纽区域划为2类或4类声环境功能区,对应限值为昼间60-70 dB(A),夜间50-55 dB(A)。 3. 行业规范:如《地铁设计规范》(GB 50157-2013)要求站台隔声屏障插入损失≥10 dB,广播系统声压级需≤80 dB(A)。 4. 国际参考:部分城市参考WHO建议的居住区噪声限值(昼间55 dB(A)),在特殊区域(如医院附近车站)实施更严格的地方标准。

通过以上检测项目、方法与标准的系统实施,可全面评估站台噪声水平,为噪声控制工程提供科学依据,助力构建高效、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环境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第三方检测服务